劏房

劏房 смотреть последние обновления за сегодня на .

香港劏房家庭,一家四口擠9平米房子,煮飯得去廁所煮

52641
853
281
00:07:47
05.08.2023

記得訂閱,並開啟小鈴鐺,第一時間獲得更新通知 🔥以下影片最受歡迎👇👇 一口氣看完美國死囚牢房的男囚和女囚,美女囚犯比男死刑犯更可怕 🤍 俄羅斯硬核監獄,牢房窗邊就是墳墓,囚犯死都出不去 🤍 墨西哥的玩命監獄,獄警用手榴彈招呼囚犯,囚犯上廁所都不提供紙 🤍 揭秘南非“鬼城”,黑幫設立白宮犯罪橫行,警方為何不敢鎮壓? 🤍 印度偷電有多瘋狂,連警察都攔不住,電力公司虧的底朝天 🤍 他創下奧運遊泳最慢紀錄,差點淹死在泳池裏,卻贏得所有人的掌聲 🤍 布隆迪的玩命自行車,扛 500斤香蕉下坡不剎車,全家靠自行車養活 🤍 香港劏房家庭,一家四口擠9平米房子,煮飯得去廁所煮

30 天在 43 呎深水埗唐樓劏房獨居生活(該房又名:香港市中心國際共居空間)|#MARIO #4K

796623
21539
1514
00:17:00
16.06.2023

我搬進了一間43尺的深水埗劏房體驗生活,以第一身視角,記錄了整個月的起居生活和心理變化。 全職旅居型 YouTuber 如何賺錢? 🤍 挑戰48小時原始生活 🤍 我用 HK$333.78 在馬來西亞複製香港生活 🤍 宜居大對決!比較加拿大、英國嘅衣食住行 邊度更適合香港人居住? 🤍 只要經以下連結註冊TopCashback網站,即可獲得£10/$10新人註冊金,可同時於2個平台成為會員,同一商戶亦有機會不同回贈金額。 TopCashback 英國站註冊連結: 🤍 TopCashback 美國站註冊連結: 🤍 - //FOLLOW ME// ►Youtube: 🤍 ►Facebook 🤍 ►Instagram Mario ☞ 🤍 - #深水埗 #劏房 #劏房生活 #劏房香港 #共居 #共居空間 #共居香港 #租屋 #租樓 #租金 #租屋香港 #香港 #獨居 #獨居生活 #孝仔 #Mario_Hau #4K

TVB新聞透視 |下流劏房族 (繁/簡字幕)|無線新聞 TVB News

165551
969
176
00:21:55
30.10.2022

新聞透視 - 下流劏房族 (繁/簡字幕)/ 無線新聞 TVB News 為加強對劏房租客的保障,政府年初實施租務管制條例,包括限制業主在租約期內加租,並列明若果業主有義務維修劏房設施等。但條例落實大半年,我們發現部分業主在續約時先大幅加租,甚至訂立短至一個月的租約等等,令租客更無保障。現時條例在執行上有何漏洞?要如何讓條例發揮理想效果? 新聞透視播單: 🤍 #新聞透視 #劏房 #房屋 #租務 #維修 #房地產 #地產 #租客 #業主 #民生 #無綫新聞 #新聞 #香港新聞 #國際新聞 #国际新闻 #香港新闻 #tvb news #TVB News 時刻緊貼香港無綫新聞 TVB News 香港和國際新聞資訊: 立即下載《 香港無綫新聞 》App:🤍 《 香港無綫新聞 》網站:🤍 24小時直播頻道: 無綫新聞台:🤍 無綫財經 · 資訊台:🤍 無線新聞 ( TVB News ) 香港及國際新聞:🤍 Hong Kong and International news from Hong Kong TVB:🤍 無線新聞 ( TVB News ) 香港本地要聞:🤍 無線新聞 ( TVB News ) 星期日檔案 / Sunday Report:🤍 無線新聞 ( TVB News ) 新聞透視 / News Magazine:🤍 Like + Follow = 緊貼 TVB 各劇集及藝員動態! 無綫新聞 TVB News Website: 🤍 Facebook: 🤍 Sina Weibo: 🤍 Instagram: 🤍 Twitter: 🤍 Tencent Weibo: 🤍 YouKu: 🤍

直擊「上床下廁」80呎劏房 開放式獨立廁所 鄰居:曾有夫婦租住︳01新聞

38038
326
64
00:01:40
12.04.2022

詳盡全文即撳 → 🤍 喜歡這條影片嗎?訂閱我們的 Channel,再給一個 Like 和 Share! 《香港01》App 有更多資訊和優惠,立即下載: 🤍 HK01.COM 網站: 🤍 成為01會員,著數多多:🤍 ↓↓ Follow Us on ↓↓ Facebook: 🤍 Instagram / IGTV: 🤍 Twitter: 🤍 LinkedIn: 🤍 Telegram: 🤍

長沙灣劏房冧石屎 天花露鋼筋遍地碎片|01新聞|劏房|生鏽鋼筋|長沙灣|頭暈|

6772
54
8
00:01:10
01.08.2023

#01新聞 #hongkongnews #劏房 #生鏽鋼筋 #長沙灣 #頭暈 # 長沙灣劏房冧石屎 天花露鋼筋遍地碎片 長沙灣青山道458號唐樓一個劏房單位,昨晚(31日)9時許有石屎從天花塌下,兩名南亞裔租客被石屎擊中頭部。今日(1日)上午,記者到事發單位視察,見到單位大幅天花剝落,露出生鏽鋼筋,石屎碎片散落一地,滿佈床單被鋪,場面一片狼藉。 詳盡全文即撳 → 🤍 喜歡這條影片嗎?訂閱我們的 Channel,再給一個 Like 和 Share! 《香港01》App 有更多資訊和優惠,立即下載: 🤍 #香港01 #HK01 HK01.COM 網站: 🤍 成為01會員,著數多多:🤍 ↓↓ Follow Us on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LinkedIn: 🤍 Telegram: 🤍

#MM|25歲設計師棄與家人共住900呎屋企 選擇月租$6,500北角150呎劏房獨居2年 第一份工薪金僅$15,000 感嘆重拾自由:居住呎數細了,但可用空間大了|#700萬種生活 #黃允鍶 #4K

800003
14202
1046
00:21:05
13.04.2023

#MM #700萬種生活 // 25歲女設計師棄900呎屋企 獨居北角劏房2年 感嘆重拾自由 在香港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很多人因為和家人住在同一屋簷下, 而慢慢有很多磨擦,很想逃離。 有人獨居多年變得喜歡獨處,一連兩集《700萬種生活》會和大家看看兩個獨居女生的故事。而今集的主角Wincy,放棄和父母同住900呎的家,寧願搬出來獨居劏房。 「700萬種生活,我的生活是即使自己住劏房,都找到我的快樂和舒適。」 25歲的Wincy是一個設計師,在2021年3月開始搬出來住,現在每個月用6,500元在北角租一間150呎的劏房。每個月200多元電費、水費70元,Wincy的日常開支是2,000元左右。自搬出來住,她除了要習慣很多事都一個人做,還因為薪金不多,獨居開支很大, 水電費,每樣開支都需要錢,就節省一點。Wincy表示基本上在獨居前,是一個被照顧周到的女兒,連廁所骯髒了,也是由媽媽清潔。這些日常家務,以至買菜、煮飯,也不需要她負責,算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獨居後,很多事她要自己決定、選擇,不能將責任推給別人去做決定。 獨居最難適應是孤獨感,Wincy覺得她搬出來住後,其中一個她讓成長的,就是她今天遇到的難題,不能一回家,即時有個人跟她面對面分享。現在的改變就是要自己找出口解決煩惱和不開心, 還有今天遇到的事,未必可以即時跟別人面對面分享。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整理情緒,還要學會一個人回家時要更加留神。Wincy指始終自己一個人住都要學會保護自己,走回家的時候,會看有沒有人跟在後面,轉頭看一看才進家門,又或者是坐升降機時,會按上一層或下一層,即使有人跟著都未必知道她住哪一層。 雖然搬出來住,要學會自保、學自理,還要省錢,不過住劏房就帶給Wincy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空間,可以享受真正的私人時間,現在居住的房間尺寸,雖然比以前的小,但這裡一應俱全,有一小廚房、廁所、有吃飯的地方、有床、有工作地方、有窗、有雪櫃。整體上,她個人使用的空間大了, 對於這個空間她還是滿意和滿足的。 獨居這個地方,是Wincy快樂的根本。 策劃/主持:黃允鍶 Natalie 攝影:張志孟、鄧欣、 林金展 、陸羽勝 剪接:陳港怡 監製:梁中勝 #租樓 #劏房 #劏房生活 #獨居 #黃允鍶 #MM_Natalie #MillMILK _ 立即成為 MM Member 啦,每月只需 HKD 40 咋!傳送門: 🤍 *建議使用電腦或手機瀏覽器登記,因為目前無法經 YouTube APP 登記成為付費會員 MM Website: 🤍 MM Instagram: 🤍 MM Facebook: 🤍 CHUCKY|🤍chuckyching 🤍 PHOEBE|🤍phoebe.unprofessional.journey 🤍 SA|🤍salyt 🤍 京|🤍phaedruslam 🤍 KAREN|🤍karenyukiu 🤍 MICHAEL|🤍guaik 🤍 SAM|🤍midwin_ 🤍 阿朗|🤍mm_longgg 🤍 NATALIE |🤍nataliewwong 🤍 APPLE | 🤍apple.hiufung 🤍 YOYO | 🤍yoyo.gogogo 🤍

七一|劏房戶上樓夢未圓 讚特首親民 嘆生活沒變:望有個好竇口|01新聞|劏房|特首|出入境|幸福感|李家超 #hongkongnews

52408
471
208
00:03:06
30.06.2023

#01新聞 #hongkongnews #劏房 #特首 #出入境 #幸福感 #李家超 現屆政府上任一年,特首李家超參選時提出「以結果為目標」去解決問題。一年快過去,劏房戶標叔嘆其最迫切的問題仍未解決,輪候公屋八年的他仍在不足70呎的劏房,與妻女等待上樓。 標叔讚李家超感覺親民,可惜新班子未有改善他生活,或令他幸福感提升,標叔說生活仍然艱難,只望快上樓:「老人家希望有個好竇口,等女兒有自己活動地方。」 香港社會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形容現屆政府積極解決問題,「我暫時會給佢(政府)合格先。」但她也言政府尚有很多地方須續改善,特別是增加公屋供應及扶貧方面進展較慢,希望政府未來要加快做好這兩方面工作。 詳盡全文即撳 → 🤍 喜歡這條影片嗎?訂閱我們的 Channel,再給一個 Like 和 Share! 《香港01》App 有更多資訊和優惠,立即下載: 🤍 #香港01 #HK01 #01新聞 #hongkongnews #劏房 #特首 #出入境 #幸福感 #李家超 HK01.COM 網站: 🤍 成為01會員,著數多多:🤍 ↓↓ Follow Us on ↓↓ Facebook: 🤍 Instagram: 🤍 Twitter: 🤍 LinkedIn: 🤍 Telegram: 🤍

一家四口擠170呎唐樓 劏房戶主大讚 #簡約公屋 7歲女兒盼有天能擁有房間 #一線搜查

44008
350
186
00:16:48
07.02.2023

政府選定8幅用地興建「簡約公屋」 ,預計明年分階段落成,提供3萬個住宅單位。王先生一家四口現時住在170呎劏房,輪候公屋已經6年,至今未有消息,他看到新聞報道中的簡約公屋環境,大讚「真係好靚」,他對簡約公屋有甚麼期望?為何不申請綜援?另外,曾有人按摩時因「拍頸」動作導致中風癱瘓,究竟按摩有甚麼風險要注意呢?全部內容請到HOY TV網站收看第156集全部內容► 🤍 #公屋 #房屋政策 #第156集 #播放日期2023年2月6日 #免費電視77台 #HOYTV 【 WhatsApp 報料 68960931 】 《一線搜查》|免費電視77台|逢星期一至五晚上8時 📣 Like & Follow 👍👍👍 有線新聞facebook ► 🤍 有線新聞Instagram ► 🤍 有線生活facebook ► 🤍 有線生活Instagram ► 🤍 有線娛樂facebook ► 🤍 有線健康facebook ► 🤍 HOY TV facebook ► 🤍 HOY TV Instagram ► 🤍

過渡性房屋:逃離劏房第一步 「這裏很有家的感覺」|香港房屋多條路

6609
150
15
00:13:16
13.07.2023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一個私樓單位要幾百萬起步,基層市民根本買不起。如果想輪候公屋,往往等5、6年都未必等得到。幾十萬的基層家庭在環境惡劣的劏房中狹縫生存,他們苦苦等待的只是一個上公屋的機會。 對於正在等待公屋的基層市民來說,過渡性房屋是他們漫長安居路上的一個棲身之所,可以讓他們提前擺脫不適切的居住環境。事實上,有不少位於新界區的過渡性房屋已經落成,例如「同心村」、「江夏圍」、「齊+」等。然而,過渡性房屋自推出時便爭議不斷,坊間有不少人認為過渡性房屋選址偏遠,租住期只有2至3年,會「搬完又搬」,更有報道指過渡性房屋入住率低「無人住」。但是,過渡性房屋好不好,只有住過的人才知道。今集《香港房屋多條路》我們不妨聽聽住在屯門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居民的心聲,也提前走訪一下正在建設、位於市區的黃大仙「可悅居」。 【「沒有地方讓你住,有得住也要捱貴租」】 輪候公屋3年多的許先生今年51歲,一家4口剛搬入「齊+」半年,見到記者時,他似乎心情激動,未等記者提問完,就急不及待地表達他住在「齊+」的感受:好!許先生講了很多住在過渡性房屋的好處,「住客」與「看客」對過渡性房屋的想法出入頗大。「齊+」過渡性房屋地處屯門,雖然附近有巴士和輕鐵接駁,但是去市區最少都要1個多小時,似乎屬於坊間「看客」認為的「選址偏遠的過渡性房屋」。為何許先生會如此興奮,忍不住地向記者分享他有多高興能住到這裏呢? 更令記者好奇的是,許先生說自己在港島工作,每天要先坐巴士到港澳碼頭,然後轉乘地鐵,之後再轉小巴,來回通勤時間3個多小時,一天的交通費用更是高達70元左右,如此高昂的通勤成本,他為何還要堅持住在這裏呢?面對記者的疑問,許先生停頓片刻,無奈地感慨:「因為港島都沒有地方讓你住,就算有得住也要捱貴租。」聽到這裏,記者終於明白許先生的選擇——寧願住遠一些,節省房租的支出。 【「這裏真的很舒服,很有家的感覺」】 許先生告訴記者,他和太太原先分隔兩地,太太住深圳,他住香港,後來有了小朋友,一家人決定要一起住。起初許先生一家和許先生父母同住,但是地方狹小,家人之間難免發生爭吵,於是夫妻二人打算搬出來。他們試過找私樓,但是一家四口在港島要租一個私人單位至少要1萬2千元港幣起步,許先生說:「根本租不起」。 幾經周折,他們最後來到了「齊+」過渡性房屋,亦是在這裏,他們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家。「這裏真的很舒服,很有家的感覺。」許先生如釋重負地點了點頭。他的一對兒子年且尚幼,都在讀幼兒園,採訪這天許先生剛剛為小兒子辦完升學的手續。記者問他兩個兒子目前在哪裏讀書,許先生指了指說到:「就在我住的隔壁。」記者好奇地追問了一下平時他送兩個兒子上幼兒園需要多長時間,許先生愣了一下,然後很認真地回答:「1分鐘。」引得在場者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搬到『齊+』,一切都變好了」】 記者隨後走訪了另外一位住在「齊+」的住戶單親媽媽邱女士。據了解,育有1子1女的邱女士以前住在新墟的劏房,以往一家3口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走進邱女士位於「齊+」過渡性房屋的家中,記者留意到,這個由空置校舍改建而成的單位面積不小,有兩百多呎,是一房開放式戶型。冰箱、空調、洗衣機以及煮食爐具都齊全,靠近窗邊的是一張雙人上下床,而床的對面則放滿了小孩子的玩具,是一個兒童玩樂的「小天地」。邱女士的大女兒目前正在上學,一地玩具是小兒子的「寶貝」。 經過簡單交談,記者發現邱女士有些「怕生」,言語不多,一雙眼睛時刻看着小兒子。小男孩也「怕生」,不願意離開媽媽半步,面前的玩具對他失去了吸引力,就連平日相熟的社工姐姐亦沒辦法哄他「去玩」。無奈之下,邱女士只好抱著兒子一起接受採訪。 「以前那裏(劏房)很狹小,也不夠通風,而且很多老鼠,四周漏水,住了兩三年了。」邱女士緩緩講完了這幾句話,她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每一個字在記者的耳中聽來都特別「震撼」。幸好,後來有社工將她們轉介來了「齊+」的過渡性房屋,不用邱女士講述前後對比情況,光是身處的環境,就已經能讓在場者感受到她們居住的環境有多大的提升。 邱女士告訴記者,自從搬來了「齊+」之後,一切都變好了,環境好了,空氣也好了,周邊的設施都很不錯,但是對她而言最大的幫助是幫到小朋友,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小朋友的轉變都好了很多。 【租金雖多了,但條件好過劏房太多】 以前住在劏房的時候,邱女士的大女兒根本沒有位置做功課,要麼只能是趴在床上做,要麼就得在自修室做完再回來。但是搬過來之後空間大了很多,大女兒有了自己的空間。現在邱女士可以在一邊做家務、照顧小兒子,大女兒就在另外一邊做功課,大家有各自空間,都開心了很多。 其實,搬到「齊+」後,邱女士在生活上的花銷並沒有減少,以前住鐵皮屋劏房的房租是3千多,現在房租是5千多,但空間是原來的3倍,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她毫不猶豫地搬了過來。 邱女士告訴記者,平時她生活買菜都好方便,可以走路就買到,而且女兒上學既能坐車又可以步行,都非常便利。平時她還喜歡帶小朋友去附近的沙灘以及遊樂場玩。對邱女士而言,除了倍增的居住空間,「齊+」最吸引她的地方是有升降機。一般來說,過度性房屋是用組裝合成的方法,所以沒有升降機。但是「齊+」過渡性房租是由空置的校舍改建而成,所以原本的升降機就得以保留,因此亦幫助了很多有需要的人士。 【市區過渡性房屋「可悦居」申請火爆】 聽完「齊+」居民分享的心聲後,結合此前記者實地走訪「同心村」、「江夏圍」,感受到這些位於新界的過渡性房屋,在交通、配套設施等方面,實際上有做足功夫。但是,仍有人對過渡性房屋選址抱有疑問。於是,記者走訪了一個正在建設中的過渡性房屋:地處嗇色園黃大仙祠旁的「可悦居」。 「可悦居」地處市區,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周邊設施十分齊備,學校、商場一應俱全,而且就在嗇色園黃大仙祠的旁邊,步行一兩分鐘就可到達。記者實地走訪時不禁感慨,如此好的地段也建設過渡性房屋?這跟「過渡性房屋選址偏遠」的「坊間認知」可謂差天別地。 記者將這份不解帶給了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嗇色園過渡性房屋「可悅居」籌委會總監李耀輝。「這個地方是屬於政府的。」李耀輝聽到這個問題輕輕微笑說,「可悦居」是政府過渡性房屋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利用黃大仙祠旁這個空地做過渡性房屋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耀輝表示,當政府提出要與嗇色園黃大仙祠合作,利用這塊閒置土地建造過渡性房屋時,嗇色園黃大仙董事局經過商議,很快就同意與政府合作,令「可悦居」項目順利上馬。 【過渡性房屋入住率高 打破錯誤認知】 據了解,「可悦居」大約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為了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並減少單位對望,保護住客隱私,建築師將整個地盤設計成一個「T」字型,共計提供227個單位。 尚未落成的「可悦居」因位於市區,吸引了大批市民申請。李耀輝告知記者,截至6月共收到了九百多份申請,可見十分搶手。李耀輝表示,申請者資格要求全港都是一樣的,甲類是已輪候公屋不少於3年的人士(香港永居)或家庭,乙類是個人及家庭成員現居於不適切住房或者有迫切需要住房的(香港永居)人士。所有有需要人士都是公平申請,只要是香港合法居民,符合政府規例,不論任何宗教信仰,一樣受到歡迎。 和「可悅居」一樣,位於市區的過渡性房屋其實並不少。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日前表示,現時市區過渡性房屋項目入住率平均約97%,而新界項目的入住率是82%。她呼籲市民不要誤信有關新界項目入住率低的報道。根據「齊+」負責人介紹,目前「齊+」過渡性房屋的入住率已經為100%。「過渡性房屋選址偏遠,無人住」這個評價顯然有失偏頗。但是,居住在過渡性房屋的居民仍然會擔心一個問題:居住期限短。 【非一次性解決房屋問題,只臨時改善居住環境】 就居住期限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救世軍「齊+」🤍三聖過渡性房屋項目隊長羅子偉先生。羅子偉告訴記者,「齊+」的營運期是五年,他們會跟首次入住的居民簽訂24個月的租約,而視乎居民的意願和當時居住的入住率,他們可以跟居民再簽訂不多於24個月的第二次租約。換句話來說,「齊+」的住戶如果兩年後還是沒能上到公屋的話,還有機會可以再簽訂多一次2年的租約。 誠然,過渡性房屋未能夠一次性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但是亦為苦苦等待公屋的基層市民提供了多一條出路。羅子偉表示,其實過渡性房屋最主要是改善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這個是最基本的。由於居住環境改善了,整體來說就會帶動家庭關係改善。過渡性房屋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基層市民在輪候公屋的時候,可以首先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而終極目標是希望基層市民能夠上到公屋。「齊+」的居民由2022年11月開始入住,到現在(6月)大約7個月的時間,已經有首位住戶搬上了公共屋邨。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已經看到第一位居民上到公共屋邨,這讓他們感到非常開心。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嗇色園過渡性房屋「可悅居」籌委會總監李耀輝亦表示,政府現在推「可悦居」這個計劃,是解決現在最嚴重的房屋問題,尤其是基層大眾未必可以自己私人置業。他希望香港能有更多的善長仁翁,將目前空置的土地拿出來,給低收入的老百姓做臨時的房屋,幫助安置基層市民。他認為這是一種美德和慈善。 ———————————— 【香港房屋多條路】專題節目 編者按:居住問題一直是香港社會熱話,不少港人時常把「輪唔到公屋、抽唔到居屋、供唔起私樓」掛在嘴邊,感慨「住得細、住得差,冇計喇!」事實上,為解決房屋问题,政府和不同社會機構持續推出各類房屋計劃,滿足不同階層市民的需求。特別是近年來,有過渡性房屋、擴大青年宿舍等計劃上馬,也有「光屋」、「長者屋」加入,未來還有「簡約公屋」。這些計劃是否能令香港房屋多一線生機?能否讓市民安居樂業?對此,點新聞深度挖掘,走訪針對青年、長者、短貧戶等幾類人群的房屋計劃,有些為舒緩房屋壓力,有些為實現居家安老。在公屋、居屋、私樓等常見居住選擇之外,我們用《香港房屋多條路》專題,探討解決居住問題的「多條路」,呈現目前香港社會不同持份者對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嘗試。 #過渡性房屋 #劏房 #房屋問題 #點新聞 #Dotdotnews = 更多精彩盡在點新聞網: 🤍 訂閱點新聞社交媒體平台 Facebook: 🤍 Instagram: 🤍 Weibo:🤍 Bilibili:🤍 歡迎下載 「點新聞」app iPhone App : 🤍 Android App : 🤍

老乡在香港做服务员,参观他住的劏房,除水电房租居然还能存一万

149412
1015
192
00:04:42
05.11.2022

老乡在香港做服务员,参观他住的劏房,除水电房租居然还能存一万 🤍yoursmileinhongkong #香港 #生活 #vlog

《東張西望》直擊一家四口住100尺劏房

652023
1553
569
00:02:09
11.10.2018

一家四口的劏房住戶,成功申請樂善堂的「樂屋」項目,租住300多呎單位,臉上掛滿喜悅! ▶️ 唔想錯過最近發生嘅新事,快啲訂閱 TVBUSA Youtube頻道 🤍 ☑️ 同埋 收藏【東張西望】播放列表 🤍 👀 快D上encoreTVB免費睇《東張西望》啦! 💻 encoreTVB桌面版網站 🤍 📱 encoreTVB iOS版本 🤍 📱 encoreTVB Android版本 🤍 📺 Apple TV 4 同 Apple TV 4K 上面都有㗎! 🔗 TVBUSA 官方網站 🤍 👍 TVBUSA Facebook Fan Page 🤍

【香港回歸20年】煉獄劏房:一步三房拚個夢

1051854
2127
1100
00:06:33
22.06.2017

我站著房間內,往前是我的床,往右是餐桌,左邊就看得到馬桶,一步之內塞滿我的生活需求,我想去住公屋,只是這條從煉獄劏房前往的路徑,或許只有上帝才知道,還需要多久時間? 聯合影音》🤍 udn tv on FB 🤍 Twitter 🤍 G+ 🤍

120呎劏房兄弟網課聲搭聲 小小願望擁有自己的書枱 -TVB時事多面睇 -TVB News -香港新聞

48869
309
144
00:09:52
14.04.2022

120呎劏房兄弟網課聲搭聲 小小願望擁有自己的書枱 -TVB時事多面睇 -TVB News -香港新聞 時刻緊貼新聞資訊: 立即下載《無綫新聞》App:🤍 《無綫新聞》網站:🤍 24小時直播頻道: 無綫新聞台:🤍 無綫財經 · 資訊台:🤍 #TVB #無綫新聞 #News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on.cc東網】東方日報A1:劏房似熔爐 慘無人道

72820
1239
174
00:02:38
24.07.2022

夏日炎炎,天文台自本月15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後,截至昨日已維持逾9天,而未來一周市區氣溫估計高達攝氏33度至35度。炎陽似火,不少人都選擇留在室內避暑,惟全港近22萬名居於劏房的基層市民留在家中反而如置身熔爐,慘無人道。有調查指,過去一周多區天台屋、籠屋、板間房,近70%室內溫度比室外更熱,觀塘更有天台屋室內錄攝氏41度高溫,比天文台當日錄得的室外最高氣溫攝氏35.2度,高出接近攝氏6度。有人寧願瞓街露宿,亦有劏房戶稱,高溫的居住環境令女兒患抑鬱症,寧願住院歎冷氣都不願回家。

【果籽專訪】27歲女生 5000租旺角100呎劏房 重獲自由 嘆牛扒彈鋼琴仲有書枱書櫃後悔咁遲先搬出嚟 反而珍惜與家人時間 目標儲25萬進修 社區 | Apple Daily

741905
9593
780
00:07:16
24.06.2021

請容許我Backup了這條果籽片 讓我在這裡紀念最後的果籽 還記得報導刊登前 我還在追著記者說自己的顧慮 她說 果籽的影片收看次數好低 隨時這影片也會變成其中一條毫不起眼的報導 這報導登出以後 一路身邊有人跟我說看了我的報導 由朋友 到工作上的同事上司 以至顧問到Client.. 當時有點兒後悔了 有點兒覺得好沒有面子 覺得自己當日準備不足表現好差 好怕別人知道我住劏房會標籤了自己 一大堆負面想法都不其然冒起來 誰料到果籽結束的前一天 這影片在Youtube的View接近了一百萬 這半年以來 我覺得我獲得的比顧慮的都要多 然後此時此刻的我 感激自己趕得上在果籽的最後半年參與了它的最後歷史 一個時代終結 另一個時代開始 就讓蘋果的籽 散落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給一點耐性 悉心栽種 十年 百年 自由仍是會開花 2020.12.13 06:00 記者:劉芷晞 攝影:洪輝進 編輯:鄒仲安 #果籽 #劏房 #歷史 宅.旅孩 Instagram: 🤍

#米紙|大角咀60年舊樓劏房尋自由 擺脫原生家庭家暴重男輕女 26歲離家出走 劏房圓作家夢|#筆記紙 #人物專訪

360021
10611
589
00:14:03
27.11.2021

原生家庭指一個人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包括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奧地利心理學家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可見原生家庭的經歷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華人社會「養兒防老」觀念重,無論父母是基於甚麼原因把孩子帶來這世界,血緣關係也不由得雙方選擇。對於30歲的Amy來說,原生家庭並不是讓她安心的地方,家中充斥着各種束縛,爸爸喝醉會打媽媽,媽媽卻同樣重男輕女得緊要,最終在她26歲那年,她選擇了離家出走,入住大角咀60年舊樓劏房,至今和家人只保持數通電話的距離。有人說她不孝,有人支持她勇敢,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如「愛回家」般的不現實幸福家庭,但如若你正經歷如Amy般的心情,哪裏才是你逃生的出口?孝與不孝,誰能說了算? 《米紙》迎來全新欄目「筆記紙」,首兩集獲女性資訊網站贊助🤍beautyexchange 採訪:Ruby🤍米紙 IG: haha.heyhey 編導、攝影、剪接:ChiLam Wong IG: chiilam #米紙 #ricezi2 #劏房 #原生家庭 #家暴 #重男輕女 #傳統思想 #大角咀 #舊樓 #作家 #自由 #筆記紙 #人物專訪 #養兒防老

TVB大寶藏 |劉江、黃智賢、胡諾言體驗劏房生活

5017
37
0
00:03:02
17.05.2023

【 TVB大寶藏 】劉江、黃智賢、胡諾言體驗劏房生活 以真實個案為藍本嘅實況劇《 我們的天空 》,透過多個故事探討連串社會議題,其中「劏房英雄」嘅故事講述住屋問題,道出劏房環境惡劣,不但演員劉江同胡諾言印象難忘,亦令曾去過劏房嘅黃智賢大有感受。 #TVB #TVB大寶藏 #我們的天空 #胡諾言 #黃智賢 #劉江 #林淑敏 #回帶 #劇集 #港劇 #電視劇 觀看更多TVB精彩節目,立即訂閱: TVB (official):🤍youtube.com/tvbofficial TVB 綜藝:🤍youtube.com/TVB_Variety TVB NEWS無綫新聞:🤍youtube.com/🤍tvbnewsofficial TVB 聲夢傳奇 STARS ACADEMY:🤍youtube.com/🤍starsacademy-tvb TVB 娛樂新聞台:🤍youtube.com/🤍TVBENews TVB 兒童節目Hands Up:🤍youtube.com/HandsUpTVB TVB Pearl 明珠台:🤍youtube.com/TVBPearlofficial TVB 會員限定內容盡在會員專區: 🤍 Like + Follow = 緊貼 TVB 各劇集及藝員動態! TVB official website: 🤍tvb.com TVB Facebook: 🤍 TVB YouTube: 🤍 TVB Instagram: 🤍 TVB Twitter: 🤍 TVB Sina Weibo: 🤍 TVB YouKu: 🤍

【香港】令人窒息的空間! 震撼直擊狹小棺材房 |《世界第一等》897集精華版

1173935
6706
1251
00:18:19
05.04.2021

♡歡迎訂閱《世界第一等》➟➟🤍  Youtube頻道//訂閱+開小鈴鐺 旅遊秘笈、在地人才知道的好康,通通介紹給你! ◇內容均為呈現各國風俗文化,請勿模仿◇ 世界第一等 897集 香港精華版 香港是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昂貴房租,導致香港將近20萬人住在只有一兩個平方的「棺材房」,擁擠的空間也讓生活品質下降。 ◇本影片為回顧影片,僅供參考觀賞◇ - ↓↓↓ 更多《世界第一等》精彩內容 ↓↓↓ ※完整版:🤍 ※精華版:🤍 FB▶ 🤍 IG▶ 🤍 - #打小人 #棺材房 #劏房 #香港 #世界第一等 #唐振剛 #小剛

中央关注香港“劏房之困” 劏房户称看到希望

59413
453
241
00:06:01
02.08.2021

订阅频道,获取更多精彩:🤍 在香港繁华都市光鲜亮丽的背后,仍有超过22万人“蜗居”于遍布全港的11万间劏房之中。位于香港九龙半岛西北部的深水埗区至今仍大抵维持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原始面貌,这里是香港劏房和“笼屋”的聚集之地。在当地的一座唐楼中,记者见到了劏房户主尹先生一家。

告別劏房在即!穎欣跟進深水埗劏房戶【新華社訪問】︱陳穎欣日常JoephyDaily

11333
1189
87
00:02:58
22.09.2021

中秋前夕,我帶同新華社的記者朋友探訪黎婆婆和陳先生一家。黎婆婆和陳先生早前找我們工聯會求助。我和工聯會的同事6月底接獲個案後隨即上門探訪。經兩個月來與政府部門的信件往來,黎婆婆和陳先生於9月初收到房屋署的通知「揀樓」,告別劏房在即! 期待下一次再次探訪黎婆婆和陳先生會是慶祝他們新居入伙! #香港# #告別劏房# #選委# #地區工作# #陳穎欣# #新華社# YOUTUBE🔎陳穎欣日常Joephy Daily👆訂閱 🔔 即時通知 —————————————————— 希望大家可以幫手: 1. 訂閱「陳穎欣日常Joephy Daily」、「陳穎欣 Joephy Chan」及「Y2K Channel」youtube 頻道; 2. 讚好並留言支持; 3. 將此影片分享開去,將歡欣和希望傳達開去 #陳穎欣JoephyChan #好心情看日常 #好人好事好日子 #JoephyDaily #Y2K大樹與木頭

旺角劏房 180呎月租9500元 │ 納米樓 │ 市區劏房 │ 細單位出租|【樓市VAR】

257544
1144
277
00:03:04
06.11.2019

【⏰春季開大運】網購Power Up為《明報》讀者精選春季松葉蟹開運套餐,更可自選四份扒類,立即選購: 🤍 = 雖然近月香港社會動盪,但住宅租金未見大幅回落,市區細單位不乏捧場租客,現時市區普遍新盤「納米單位」入場費已逾1.2萬元,手頭較緊的人士選擇並不多,或者可以考慮租住較為四正的劏房。事實上,現時旺角一帶的唐樓及樓齡逾50年的單幢住宅大廈,仍不乏月租9500元或以下的劏房單位可供租住。 巿區租樓1萬蚊之選 租住留意事項? 劏房消防設施? 劏房獨立水電表? 即睇全文:🤍 今集單位介紹:  利豐大廈 亞皆老街88-96號黑布街104號 9500月租/180呎 呎租:53元  唐樓 黑布街95-97號 4500月租/100呎 呎租:45元 #樓市VAR #樓盤放租 #香港出租優惠

香港蝸居生活,一家4口住10平方劏房,馬桶旁邊做飯!紀錄片

293376
2432
453
00:05:45
29.12.2022

香港窮人的蝸居生活,一家4口住10平方米的狹小劏房,馬桶挨著廚房,吃飯就在床邊

Home Tour 🇭🇰 | 銅鑼灣100呎劏房 月租港幣$5800 有獨立廚廁連露台

55402
454
81
00:02:07
28.02.2022

記錄一下2020年尾時在銅鑼灣租的小劏房。 #HongKong #港島旺區劏房 #小蝸居 #香港RoomTour #hhoiyau — 歡迎Follow我的Instagram👇 🤍

【劏房交換生】當中產孩子遇上劏房小孩|01社區

472380
2352
500
00:03:38
18.09.2017

一區兩個孩子分別有怎樣的生活世界?Chelly住在中產屋苑,有獨立房間;文希住在幾街之隔的舊區劏房,100呎,吃飯看電視睡覺都在同一張床。記者邀請了Chelly當一天「交換生」,體驗一下劏房孩子的生活環境,來自兩個世界的家庭會有什麼火花? 全文:🤍hk01.com/article/119809 《香港01》:🤍 《香港01》Facebook 專頁:🤍 《香港01》Instagram: 🤍

【月租$3000劏房】文青天堂 窮人地獄 I 深水埗大南街 貧富懸殊大揭秘 (18禁慎入)

500343
6993
738
00:10:12
19.03.2021

劏房 $3000 月租 係咩質素?深水埗 大南街 樓上劏房 係咩樣? 幾年前當人提起 深水埗 大南街 好多人都對佢有一種負面印象,但近年就完全唔同啦,大南街 搖身一變成為 文靑集中地,開左好多高檔 咖啡室 Cafe 及其他貴價商鋪,一到假日全條街嘅商鋪都大排長龍。但 文靑商鋪 樓上嘅 劏房又有冇人關心呢?今集 樓市. 順風耳 就帶大家到 深水埗 大南街 睇樓 搵租盤,睇下 大南街 月租$3000 - $4000 嘅劏房。 影片會帶大家去睇 4 間 租盤,真人實測,睇吓有咩選擇。起 香港租樓 買樓 最緊要都係睇多 D,了解多 D,希望大家睇完我呢條 租樓 片之後可以心中有個預算,等你之後起 香港 租屋 既時候會省返 D 時間同最緊要 多D關心香港貧富懸殊問題! 0:00 開場白 0:56 地區簡介 2:36 第 1 間 租盤 4:15 第 2 間 租盤 6:21 第 3 間 租盤 8:14 第 4 間 租盤 9:52 收尾 📥 業務合作查詢請發電郵到: Email: BigEarProperty🤍gmail.com 特別感謝 Miko Lam 小姐嘅照片比我用作今次影片封面,如果你有興趣睇多D佢嘅靚相可以透過呢條 Link 加佢 IG: 🤍

東張西望|荃灣某工廈單位被分成約20個劏房,共用同一電錶存安全隱患,包租婆無良?|民生|住宅|房地產

33464
207
80
00:10:01
25.01.2023

【免費觀看 • 多平台享受】 北美觀眾 • 立即下載 • 隨時隨地收睇TVB節目 TVBAnywhere North America App! 手機 (iOS / Android) ➔ 🤍 電腦網站 ➔ 🤍 Amazon Fire TV ➔ 🤍 Apple TV ➔ 🤍 Roku ➔ 🤍 官方網站: 🤍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 #東張西望 #tvb #tvbusa #安全 #民生 #住宅 #房地產

港故:與單親媽住劏房 20歲少女:政府幫香港人做過咩?

1390754
12701
7261
00:07:37
04.08.2019

深水埗,一個跟「貧窮」長年掛勾的地區,是很多低下階層市民的「窩居」,所謂的「窩居」,指的是租金昂貴、質素極為惡劣的籠屋、板間房、天台屋及劏房等,據估計,這類人口約有20萬,20歲的鄧雯筠Connolly是其中之一。 由小公主變劏房少女 Connolly本來出生於小康之家,小時候住在三房一廳的公務員宿舍,可惜父母在她8歲那年離婚,她當時選擇了跟媽媽生活,從此由小公主變成一個住劏房的女孩:「你問我依家會唔會後悔,我又唔會後悔,始終係我細個果陣嘅決定,而且我媽媽係愛我嘅。」 貧窮無阻追求藝術夢 有着媽媽的愛,雖然生活環境差了,但Connolly仍舊快樂地成長,亦可以跟從自己的興趣修讀藝術,今年剛好畢業的她,透過實習的畫廊Eastpro,認識了攝影師張榮麟,他過去一年拍攝了一輯以籠屋、劏房、棺材房、天台屋為主題的相片,除了舉行「The Forgotten」攝影展之外,亦出版了一本相冊,相冊的第一頁,就Connolly的插畫。 「我用咗斜視嘅角度去畫,左上角表達有錢人住嘅地方,中間有條斜路係路障嚟嘅,路障係代表窮人好難、或者永遠都無機會到達另一邊嘅世界,呢個係佢哋之間嘅洪溝。」成長於深水埗的Connolly,感受非常深。 輪候公屋6年未果 香港貧富懸殊差距之大,令Connolly有很深的體會,過着基層市民生活的她,和媽媽正輪候公屋,至今已有6年,但仍然未有任何消息。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申請宗數超過25萬宗,平均輪候時間仍然維持5.5年歷史高位:「依家多咗咁多新移民嚟同我哋爭公屋,講真一定會唔鍾意、唔開心,政府對土生土長嘅香港人,其實又有幾多福利呢?」 目前申請公屋,二人每月最高入息限額為18,690元,即將投入社會工作的Connolly,很擔心跟媽媽二人的收入會超出這限額,面對兩難的她,惟有選擇先做兼職:「好無奈,都麻木喇,其實已經唔會盼望幾時有公屋。」 批評明日大嶼:不切實際 為了令公屋輪候人士快點「上樓」,政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000公頃,聲稱約可提供15至26萬單位,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雖然Connolly很想快點「上樓」,但卻不支持這填海計劃,認為政府是捨易取難:「以我所知香港其實有好多棕地可以發展,但政府偏偏唔攞嚟起公屋,你用咁多時間、精力、金錢去起一個人工島,我可以好肯定講一句,你唔係為咗基層人士去起嘅。」 置業是一個夢 雖然短時間內,Connolly仍然以申請公屋為目標,但正值大好年華的她,對將來的生活仍然充滿盼望,更視置業為追求目標:「租屋始終係寄人籬下,當然係有自己嘅物業會較安心,呢個係一個目標、一個夢想、一個希望。」 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走進深水埗的劏房,看看一個少女如何在陋室中成長、掙扎求存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  IG:🤍  Youtube:🤍

【$6000月租旺角】劏房租管快出台 租客有福定靠害 I 一片睇晒 4 間 旺角劏房

46539
820
103
00:09:48
16.07.2021

劏房租管殺到黎,業主租客邊個死?旺角今時今日嘅劏房到底租緊幾錢呢?劏房租管推行之前,業主又會唔會偷步加租呢?今日同大家黎旺角一次過睇4個劏房單位!大家記得睇完之後留言同我講返【你贊成定係唔贊成 政府管制呢個劏房 / 套房市場】啦! ✉️ 電郵訂閱計劃超連結: 🤍 訂閱後你將會收到...... 🎥 最新 YouTube 影片通知 🗞️ 影片以外嘅貼地 地產資訊 🎁 贊助商免費禮品換領卷 📥 宣傳邀請/ 業務合作查詢請發電郵到: Email: BigEarProperty🤍gmail.com 🎬 相關影片: 【$6,xxx月租酒店】月租酒店劏房價 |一片睇晒尖沙咀2間月租酒店:🤍 【$7,xxx月租酒店】大型酒店雙大堂 全包水電傢俬健身房|一片睇晒尖沙咀2間月租酒店:🤍 【$5,000月租酒店】酒店疫情大劈價 日日「開房」無難度 |月租酒店 月租套房 大比拼(內含現金卷):🤍 【8折租樓大法】業主下跪 租客最大|1片睇晒3間超平靚租盤 (Wetland Season Park):🤍 【月租$3000劏房】文青天堂 窮人地獄 I 深水埗大南街 貧富懸殊大揭秘 (18禁慎入):🤍 0:00 開場白 1:18 地區介紹 1:48 第一間房 3:42 第二間房 5:52 第三間房 8:02 第四間房 9:20 收尾 📺 廣告位置: 此視頻是得到TRANSFORM 鼎力支持, 想擁有健康身體,一切從飲水開始, 就喺👇order: Mineral Water from herbs 草本礦物質水 客戶查詢及訂購熱線: 6998 3861 訂購 :🤍 Transform草本礦物質水是全新一代的礦物質水,礦物質源於植物草本。 Transform 草本礦物質水的微量矿物质是容易被人體消化及吸收。這些微量礦物質包括鈣(Ca)﹑鉀(K)、鎂(Mg)、錳(Mn)、磷(P)、鐵(Fe)、銅(Cu)、和氯化物(Cl)。 Transform草本礦物質水優點: 1).PH值在8.9~9.2, 2).屬於弱鹼性, 3).硬度小于1 屬於超軟水, 並擁有持久穩定性的優點。 Transform提供的微量礦物質能提升人體的自愈能力。 均衡的礦物質能讓我們的身體發揮最適宜的水平及維持有關機能,例如加速體內排毒、促進新陳代謝、提升免疫能力、增加氧流量,同時最重要的是能延緩老化過程。 #一切從飲水開始 #新一代 #TRANSFORM #藍水 #草本 #礦物質水 #MINERALWATER #HERBS

屈室求存 | 兩代人蝸居百呎房 劏房童:媽媽 我想住大屋!(香港劏房故事)

157834
1723
340
00:16:53
09.08.2021

編者按:愈住愈細、愈住愈貴⋯⋯住屋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今時今日的香港,私樓樓價高企,公屋輪候動輒五六年起跳,有大量基層市民,長年屈於百呎(約10平方米)上下的斗室,艱難求存。根據今年3月的統計數據,本港現時約10萬間住用樓宇劏房,有逾22.6萬人居住……生存以上,生活以下,點新聞記者走訪多個居於劏房、鐵皮屋等「不適切居所」的家庭,聽聽他們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艱難求存的故事。 閱讀圖文版報道:🤍 大暑後,立秋前,氣溫約莫三十度,「本港今日大致多雲,間中有雨,局地雷暴」, 天氣預報這樣說。 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與兩位義工,帶着要送給劏房戶的防疫物資,從辦事處出發。 沿南昌街步行,轉過幾個路口,五分鐘後來到一個沒有鐵閘的大廈入口。從貼滿走廊、樓梯的小廣告可以看出,這裏「閒雜人等,出入自由」。一樓樓梯間昏暗無光,爬了兩層終於遇到亮着的走廊燈。光照下,牆面上一層又一層的招貼廣告、黑筆塗鴉的電話號碼,甚至惡毒咒罵亂丟垃圾者的言語,伴着龜裂甚至剝落的牆皮,無不顯示着這裏的髒、亂、差。 原本是一層二至三戶的格局,推開右側鐵門後,發現別有洞天——門後是一個短「走廊」,兩邊及中間共有四扇防盜門,代表這裏原來的一戶「一劏四」,成為了四間劏房。 「劏」字本意,原為「宰殺」,將動物從肚皮切開,去除內臟,一分為若干。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為了多賺租金的房東們,「聰明地」將原本只能整套出租的房子,劏成幾間,分租予不同住客。租金,頓時能翻幾倍。 【劏房戶疫下困境:丈夫失業孩子停學 生存不易】 陳女士一家三口就住在其中一間約120呎(約11平方米)的劏房內。房間被劏得十分周正——長方形的空間從中被隔開,裏面有窗的一間是臥室,靠外的是客廳,近門口左側還有兩個約1平方米的空間,分別是廚房和衞生間,右側是窄窄的、堆滿米麵等物資的過道,連接客廳。陳女士站在臥室門口,議員、義工入到客廳後,狹小的空間已逼仄到無法轉身,再想進一人都十分困難。 丈夫外出工作,陳女士帶着8歲的兒子在家,沒什麼空間的居室內,高低床成了孩子的遊樂場。一家人已經在這蝸居六年,提交申請輪候公屋的時間也已經六年。「孩子小時候沒什麼,現在大了,做功課、玩都只能在床上,沒有其他地方。」陳女士聲音裏滿是無奈。 疫情前,做維修工的丈夫還有着穩定的收入,劏房租金加水電費約5900元,佔了每月三分之一的人工。疫情後,丈夫失業,每月只能打散工,收入大減。陳女士本想做些兼職工作,無奈孩子學校停課,她只能在家帶孩子。附近街區曾一度在污水中驗出陽性樣本,為防疫抗疫,母子更加只能減少外出,留守家中。房租、水電網費、吃穿用度,三座支出大山,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 陳女士申請了政府推出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與現金津貼計劃,前者讓他們一家領取了米麵糧油,不至於挨餓,後者幫他們一家解決了部分交租問題,總算能有瓦遮頭。孩子在家上網課,網絡不好,幸得社區內善心人出手相助,總算有了穩定的網絡服務。「小朋友參加暑假興趣班,畫畫還拿了獎。」提及兒子,陳女士語帶欣慰。 原本「躲」在臥室偷瞄來客的小朋友,聽到媽媽提及自己畫畫拿獎,終於露出半個腦袋。獲獎的那幅畫,是一個父親節填色比賽的作品,上面畫了一家三口和一棟小房子。陳女士介紹,原本畫上只有一個爸爸的簡筆畫,兒子在旁邊畫了媽媽和他自己,又畫了給一家人住的小屋,「孩子也曾流露過想住大屋的心願。」陳女士說。 「爸爸辛苦賺錢,養家。」當被問到畫作的含義時,小朋友指着畫這樣說道。 懂事的孩子說完這句話,又害羞地「躲」進屋中。「若能申請到過渡性房屋,等公屋就能輕鬆些。」陳女士看了看小朋友,她現在最盼望的,就是能早點申請到公屋,讓孩子有一個大一點的成長空間。 【石棉瓦鐵皮屋 冬凍夏熱 鼠患連連】 穿過幾條街道和散發着難聞氣味的後巷,議員及義工們來到另一位劏房戶柴女士的家中。這是一間特殊的劏房——原本是走廊,後來經過改建,成為了一間格外曲折的石棉瓦鐵皮屋。然而,即便是如此簡陋的環境,也塞下了一間臥室、一個開放式廚房與一個洗手間。這間約百呎的劏房,每月租金3400元,連同另外四間,組成原來完整一戶。 年逾六旬的柴女士原本和女兒一同住在這裏,兩母女一同忍受着這裡的「冬凍夏熱」、雨天漏水,直到越發嚴重的鼠患讓女兒不堪其擾。房頂上老鼠「夜夜笙歌」,柴女士用拐杖敲一敲,鼠群暫歸寂靜,旋即又開始劈啪作響。偶爾老鼠從牆上的洞爬進來,掉在床上,甚至從正在睡覺的母女身上爬過。女兒實在忍受不了,寧願選擇寄宿在深圳親戚家,每天凌晨三四點過皇崗口岸回香港返學,放學後與母親吃晚飯過深圳,就這樣走讀了兩年。中學畢業後,女兒選擇了赴內地升讀大學,鐵皮房內,只剩下了柴女士。 柴女士也不是沒想過和女兒一同去內地,但有長期病患的她,行動不便,近期因患上小腸氣剛經歷住院治療,現在正等排期做手術。「女兒生活條件也差,來去不方便,我想去,但不方便。」思念女兒,柴女士忍不住落淚。她沒有告訴女兒自己的病情,不想讓女兒擔心。 【為省錢快餐店「蹭」冷氣 不吃不喝也要留錢交租】 鐵皮屋裏,生存不易。夏天不開空調,室內溫度隨時突破三十五六度,即便夜間,也酷熱難耐。空氣太差,柴女士睡覺要用呼吸機,整夜都得開空調換氣,一個月電費動輒七百至一千元。這筆錢,對於拿綜援的柴女士,是每月除了房租外最大的開支。為了省錢,柴女士白天會去附近的麥當勞「蹭」冷氣,晚上買五元、十元一兜的青菜,「能省一點是一點」。 「房租錢一定要留出來,不交不行,不吃不喝也要留着交租,不然會被趕走的。」柴女士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等公屋,環境好一點,起碼空氣好一些,還能下樓和人聊聊天。」遞交公屋申請後已等待了五年的她盼望着,搬入公屋後,女兒回來看她,能有個相對好一些的落腳點——最起碼睡到半夜不再被老鼠嚇醒。 離開柴女士家後,過了馬路直行幾步,議員和義工們來到當天探訪的最後一個劏房戶黃女士家。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格局,和第一戶差不多大的空間,住了一家四口,更顯逼仄。 【一個人收入四個人負擔 生活艱難而沉重】 黃女士和丈夫,還有20歲的大女兒及11歲的小女兒,擠在這一百多呎的劏房內。夜裏睡覺,兩公婆在臥室睡高低床,女兒們在客廳睡沙發床。白天吃飯、做作業空間不夠,女兒們一個在床上,一個在客廳。折疊桌勉強打開,房裏再無落腳點。 做地盤工的丈夫同樣在疫下失業,開工不足。賺來的錢,大半都用來交房租水電。「一個月房租5500,加水電7000多,生活壓力很大。」黃女士無奈地搖搖頭,「一個人收入,四個人負擔,是很沉重的。」 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來回補習社,做飯、洗衫⋯⋯要照顧兩個孩子的黃女士,只能打消自己找兼職幫補家用的念頭。為了節省交通費,她獨自出門接送孩子時,都選擇步行,即便如此,一個月的車費也差不多要一千元。 一家人申請公屋已經8年,還在等,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黃女士去過查詢進度,得知前面還有3萬多人在排隊,「我都不知道是怎麼計算的,還要等多久。」 在這狹小的空間,衝突在所難免。姐妹沒有做功課的空間,姐姐有時只好放學後在外面找個地方做完功課再回來。「有時外面太吵太髒亂,她不願意回家。」黃女士知道,女兒不願別人見到她住在這樣的地方,太窄、太逼仄。 【你知道香港,這樣生活真的很難捱】 女兒們曾問過父母,可不可以搬一個大一點的空間,然而只靠一個人的收入,「搬大點」對這個家庭而言,根本不敢想。 丈夫工作不固定,沒工開的時候,手停口停。經濟最差的時候,差點交不上租,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交租。「沒辦法,租金不可以欠,租劏房,欠租人家就要你搬。」 黃女士說,等小女兒長大可以獨立的時候,要找一份兼職幫補家用。「你知道香港,這樣生活真的很難挨。」和前面兩戶一樣,黃女士一家人最大的心願,也是早日搬入公屋。 【輪候公屋動輒五六年起跳 數量不夠是主因】 「深水埗有幾千至上萬戶類似這樣的劏房家庭。」根據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的粗略統計,她的選區內兩三百棟唐樓,九成單位都是劏房,一戶劏四五間,最多能去到七八間,其中大部分住戶,都在等公屋。劉佩玉的辦事處接到的求助個案,九成有關於公屋申請,「香港公屋供應太慢,輪候時間最少都五六年,有些個案輪候時間更突破十年、十幾年甚至更久。」 基層市民受疫情影響衝擊最大,開工不足,甚至失業,不少人交不起租,但租金「不得不交」。議員想辦法找社會企業、基金、失業救助,幫有需要的劏房戶緩解經濟壓力。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最需要的,還是從根本上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最終要解決房屋問題,一定要靠政府出手】 過去十幾年,劉佩玉幫助過很多人做公屋申請,真正成功的個案,只有一成左右。公屋數量不夠,無法及時上樓,是餘下九成無法成功的一大原因。「從特區政府到中央都意識到,住房問題是香港核心深層次矛盾。」劉佩玉認為,作為區議員,盡力幫助居民「救近火」解決燃眉之急,但「最終要解決房屋問題,一定要靠政府出手。」 香港過去很多年陷於政治爭拗,蹉跎歲月,而今出台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政治環境開始平復,首要任務,就是集中精力改善民生。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不久前指出,香港管治者要解決住房等問題,期盼香港告別劏房、籠屋。「從中央到特區政府,到香港所有建設力量,集中力量解決房屋問題,我相信是有希望的。」劉佩玉說,「有中央這麼強大的支持,我有信心。」 文:記者 蘇婷 視頻攝製:記者 加南 德輝 蘇婷 #劏房 #香港 #居住問題 #點新聞 #Dotdotnews ———————————— 【屈室求存 | 香港劏房故事系列】往期閱讀 屈室求存 | 兩代人蝸居百呎房 劏房童:媽媽 我想住大屋! 🤍 屈室求存 | 幼子在鐵架床學走路 荃灣三孩母自責無法給子女好環境 🤍 屈室求存 | 颱風天鐵皮屋變「水簾洞」 天水圍母女:不想再與蛇蟲鼠蟻同住! 🤍 ———————————— 點新聞網 : 🤍 訂閱點新聞社交媒體平台 Facebook: 🤍 MeWe: 🤍 Telegram: 🤍 Instagram: 🤍 歡迎下載 「點新聞」app iPhone App : 🤍 Android App : 🤍

東張西望 | 有邊個屋企仲窄過劏房?係佢呀!

544312
3468
918
00:03:45
18.05.2019

東張西望 | 直擊洪伯窄小閣樓劏房,了解低下層的苦況... ▶️ 唔想錯過最近發生嘅新事,快啲訂閱 TVBUSA Youtube頻道 🤍 ☑️ 同埋 收藏【東張西望】播放列表 🤍 👀 《東張西望》encoreTVB 逢星期一至五更新 💻 encoreTVB桌面版網站 🤍 📱 encoreTVB iOS版本 🤍 📱 encoreTVB Android版本 🤍 📺 Apple TV 4 同 Apple TV 4K 上面都有㗎! 🔗 TVBUSA 官方網站 🤍 👍 TVBUSA Facebook Fan Page 🤍

追夢背後 “不能見光” 的秘密 丨首度公開3年劏房生活 [搬遷vLog ]

727913
12128
667
00:13:19
03.12.2021

李芷慧 Zoe Li 創業3年,表面風光的她,原來為了儲錢開夢想健身室,曾有段 “ 不能見光” 的故事 Zoe 為了儲錢搬去更大的舖址而過著驚人的節儉的生活。 住在天水圍的Zoe 原來有長達近 3年的日子住在只有一張按摩床大小的儲物室。如此狹小的空間,不但沒有空調,連一個窗都沒有,而且後面還放滿雜物。不過吃得苦的Zoe 笑著指省下交通費、餐餐自己煮,就可以 $30 過一天,而且還省了不少時間,讓她在這些日子𥚃邊身負教練工作、經營健身室,自己剪片、寫健康專欄,亦在這三年間完成中大碩士學位及考取keto coach牌照。 她說: “人生就像茶葉蛋,有裂痕才入味" 這些辛酸的往事令她更刻苦耐勞、珍惜每一分收穫。 ❤️Follow 我的IG: Zoesportdiary 🤍 這一切就是為了實現 - Zomate Fitness 👇🏽 IG: 🤍 Zoe 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合資格生酮斷食教練。 Zoe 是一位健身教練也是健身中心老闆,全力研究及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在youtube和IG裡經常放各類教學,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理性討論!記得馬上訂閱噢! 我們已於2021年11月擴展至尖沙咀柯士甸道 歡迎加入Zomate Fitness 的 1:1 / 1:2 個人健身訓練 查詢及預約連結: 🤍 #追夢 #秘密

【on.cc東網】東網評論:劏房基層上樓難 房屋問題趨惡化

11635
868
27
00:05:00
16.01.2023

幾時先可以上樓... 【東網評論:劏房基層上樓難 房屋問題趨惡化】 🤍 - ▶FB: 🤍 ▶IG: 🤍 ▶安裝「東網」APP 🤍 #東網 #東網視頻 #東網新聞 #ONCC

【衰過監倉】劏房床位活捉半百木蝨 「滅蟲師」出動剿滅|01社區

21918
6
00:02:37
14.08.2021

「(劏房)環境仲惡劣過監房!」香港寸金尺土,求一個舒適居所本已不易,但對低下階層來說,與蝨同眠更加是比坐牢更難受。 詳盡全文即撳 → 🤍 有租住床位或板間房的人士,白天在外工作,晚上休息時還要持續與木蝨戰鬥,徹夜不眠,有關注基層組織邀請義務「滅蟲師」到場利用專用殺蟲劑,一日內連續為六個單位合共50名劏房戶服務不言倦,希望為基層提供一個「正常人瞓得到」的環境。 喜歡這條影片嗎?訂閱我們的 Channel,再給一個 Like 和 Share! 《香港01》App 有更多資訊和優惠,立即下載: 🤍 HK01.COM 網站: 🤍 成為01會員,著數多多:🤍 ↓↓ Follow Us on ↓↓ Facebook: 🤍 Instagram / IGTV: 🤍 Twitter: 🤍 LinkedIn: 🤍 Telegram: 🤍

#劏房 #板間房 基層住屋體驗館 劏房戶、無家者任導賞員 親述基層住屋之苦 #一線搜查

7507
59
7
00:07:50
01.04.2023

社區組織協會設立了一個模擬基層住屋的體驗館,由導賞員帶領參觀,讓大眾明白劏房戶所面對困難,而導賞員都是由劏房戶和無家者組成。全部內容請到HOY TV網站收看第193集全部內容► 🤍 #社區組織協會 #播放日期2023年3月29日 #免費電視77台 #HOYTV 【 WhatsApp 報料 68960931 】 《一線搜查》|免費電視77台|逢星期一至五晚上8時 📣 Like & Follow 👍👍👍 有線新聞facebook ► 🤍 有線新聞Instagram ► 🤍 有線生活facebook ► 🤍 有線生活Instagram ► 🤍 有線娛樂facebook ► 🤍 有線健康facebook ► 🤍 HOY TV facebook ► 🤍 HOY TV Instagram ► 🤍

【搬屋Vlog】人生初次獨立💢紀錄住#劏房 的日與夜 #roomtour #hongkong #couple #life

22213
326
49
00:10:44
06.01.2022

2022年第一條片🎉🎉 終於可以同大家分享我地之前住既劏房 從來都冇諗過有一日會住劏房 但係呢一年又真係住得幾舒服😂😂😂 完全顛覆大家(同埋我地)對劏房既成見 唔係間間劏房生活環境好惡劣 有啲仲好舒服好靚下~ 想知我地點解要住劏房? 即刻睇片喇(尤其係之前成日想黎劏房玩既朋友) - 快d follow我哋! Facebook : 🤍 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chillmybabe/​ Youtube : 🤍 Odysee : 🤍 U Blog: 🤍 - 細眼IG: 🤍 小姐IG: 🤍 小姐下廚日記: 🤍 - #劏房 #搬屋 #香港租屋 #套房 #思思賢 #chillmybabe #香港 #租屋

陪我睇樓!! 月租 $5800 - $10000💥一房一廳 🙀 港九新界 劏房到新樓 | 劏房旅孩🍒

249736
3123
399
00:15:57
07.08.2021

這不是一個睇樓頻道 所以非常不專業的帶大家去了這麼多地方 睇屋片也就只有這麼一條 除非我又搬屋 😋 我只是想給大家知道我的租屋思路 如果你看了很多都不適合 不要以為你自己好麻煩 我也是這樣子啊! 除非你也覺得我好麻煩 那我們就一起麻煩吧! 😉 但最終我租到的單位看來性價比都好高🤘 證明麻煩沒有錯 加上我的家居DIY精神 ( 你要慢慢等一下才看到我的Room Tour 和 家居翻新片, 不如先訂閱? ) 我覺得自己正在很享受宅旅程 (嘻) 每天都有一種好舒適好舒適的感覺 (分享一下我少少背景,從事建築及室內設計工作,我不特別喜歡做設計,但我更不喜歡看見東西沒有經過細心設計就存在了) 在這樣的空間裡努力奮鬥特別有感覺💥 題外話: 好多留言表示我的聲音有點難聽 雖然我好努力錄了好多次之後以為變好了 最後我聽到自己把聲差唔多要瘋狂地走音XD 跟各位的耳朵說聲對不起😬 下一次會更好的🙇 還好我也努力的打了字幕 歡迎大家閱讀字幕 😂 另外 這是劏房旅孩的最後一條影片了 之後的會由宅.旅孩繼續展示在宅裡獨自生活的成長和奮鬥過程 給一路上孤軍作戰的你們知道 原來喺香港地有好多人同你地一齊努力緊!! 努力進步 努力做得更好 努力掌握自己人生! 0:00 各單位風景 0:16 簡介 0:56 港島-筲箕灣&西灣河 5:19 九龍-紅磡 10:31 新界-沙田 14:35 結尾 14:50 幫幫忙 15:18 租屋的話提提你~ #自我成長 #香港女生 #劏房生活 #一個人生活 #獨居 劏房旅孩intagram: 🤍 劏房飲食intagram: 🤍 相機: ZV-1

劏房戶熱夜焗住不歸家︱唐三樓六十呎︱四把風扇、沖三次涼︱疑因環境衛生差致失明︱四出避暑 公園渡夜︱上公屋預計輪候十年︱點先可以增加公屋供應?

254957
969
176
00:05:31
06.09.2021

【劏房戶熱夜焗住不歸家🔥🏠】 天文台今日(6/9)一度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大家落街食個lunch🍴,可能已經成身大汗🥵。而對於劏房戶謝先生嚟講,炎熱嘅天氣往往代表「有家歸不得」嘅生活🏃🏻🏠,即使佢患有心臟問題❤️‍🩹、靜脈曲張、左眼失明👁️等疾病,都要喺位於唐三樓嘅屋企一步一步慢慢行落樓,因為就算開足四把風扇、一日沖三次涼🚿,都會因為難抵酷熱而呼吸困難,需要四出「避暑」,夜晚往往要喺公園「坐天光」🌅,更試過被人偷竊。而面對屢創紀錄嘅公屋輪候時間,謝先生預計前後需要等候十年先可以「上樓」,無奈稱「大家都喺等」⏰。 今年五月係本港有史以嚟最熱嘅五月🔥🔥🔥,對23萬名劏房、天台屋、板間房居民嚟講👥,「難眠熱夜」愈嚟愈多。點先可以增加公屋供應,令佢哋減少煎熬😔? 00:00 劏房有幾熱? 00:29 點樣對抗炎熱? 01:14 疑因環境衛生差致失明 02:09 四出避暑 公園渡夜 03:08 上公屋預計輪候十年 03:51 香港有幾多人捱緊熱夜?近年本港有幾熱? 04:18 點先可以增加公屋供應? #酷熱天氣 #劏房戶 #熱夜 #劏房 #公營房屋 #房屋 #土地 【🏠未來嘅公營房屋?請睇片】 » 帶你睇未來公營房屋 – 九龍灣篇 🤍 » 帶你睇未來公營房屋 - 長沙灣篇 🤍 » 👀帶你睇未來公營房屋– 火炭篇 🤍 🤗 我哋其他政策頻道 › Facebook 專頁 🤍 › Instagram 🤍 › LinkedIn 🤍

屈室求存 | 幼子在鐵架床學走路 荃灣三孩母自責無法給子女好環境(香港劏房故事)

59034
775
325
00:06:07
10.08.2021

香港二十多萬劏房戶,阿雲是其中一位。作為獨自撫養兩個女兒以及一個兒子的母親,她帶着孩子們住在荃灣唐樓的一間劏房逾8年,現時每月租金為6200元港幣,已佔了她一半的月收入。6200元,能租到怎樣的空間?在內地可能是千呎豪宅,在香港,只是150呎的劏房——狹窄、逼仄,最「開闊」的活動空間,是一張上下層的鐵架床。 夜晚就寢時,18歲的大女同11歲的二女睡在鐵架床的上層,阿雲與4歲的小兒子睡在下層。白天時,鐵架床是孩子們重要的活動空間。因為居住的劏房面積太小,雖然家中格局為一房一廳,但廳內還設有廚房,加上堆放了生活所需物品,廳內只剩一條窄窄的通道。一家人吃飯、兩個女兒做功課、兒子玩耍等需要較大空間時,大多集中在臥室的鐵架床進行。為了能讓家人有更多空間,兩個乖巧的女兒多數會去圖書館做功課,給弟弟留出地方玩耍。懂事的兩姐妹還貼心地把床架包上海綿,避免弟弟撞傷。 這間劏房位於荃灣一棟老式樓房的6樓,沒有升降機,出入都需要走樓梯。年久失修的樓宇破損十分明顯,雖有經過粉飾,看起來整潔,但房間的牆壁已出現裂痕。阿雲說,最辛苦的是自己每日要帶着小兒子爬這麼多層樓梯去買菜。兒子太小,必須有人照顧,阿雲出門就只能帶着他同行,一層層上下樓梯。每日抱着兒子還有一大袋菜爬樓梯,日積月累之後,阿雲身體就出現了問題,開始有坐骨神經痛,如今連坐在小椅子上洗衣服都痛。空間太小,家裏放不下洗衣機,全家人的衣物只能靠自己手洗,常常坐着,弓腰駝背,加重病痛。 阿雲說,最嚴重的是腰也受損了,要定期覆診治療,「有時候真的是痛到要吃止痛藥才能舒緩」。但她害怕自己吃了止痛藥之後會想睡覺,擔心兒子沒人照顧,大部分時候便強忍着,實在痛到不行,忍不了了,把兒子托給女兒幫忙照顧後,才會吃止痛藥緩解疼痛。 對於無力提供好的生活環境給孩子們,阿雲表示很難過。回想兒子剛學走路的時候,只能在鐵架床上爬行、摸索,總會撞到頭,阿雲心疼地都想要給兒子買個頭盔了。「家裏的環境真的不利於他成長,但沒有辦法,經濟上不能支撐全家再租一個更大的空間。」作為母親的阿雲心裏覺得對子女有虧欠,尤其是大女兒。今年大女兒升學考試,取得24分的好成績,但因為英語只有2級,沒能考到第一志願的本地大學。「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給大女兒找老師補習英語,可能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女兒能考上也不一定。」阿雲深深自責。 「如果有一日可以輪候上公屋,自己肯定好開心,好像中了六合彩一樣。」阿雲期待,一家人能盡快搬入公屋,「空間變大,不用這麼悶熱,也不用走樓梯了。」 (撰文:記者 黃思鴻、蘇婷 / 視頻攝製:記者 任青、茜茜子) #劏房 #公屋 #香港 #點新聞 #Dotdotnews ———————————— 【屈室求存 | 香港劏房故事系列】往期閱讀 屈室求存 | 兩代人蝸居百呎房 劏房童:媽媽 我想住大屋! 🤍 屈室求存 | 幼子在鐵架床學走路 荃灣三孩母自責無法給子女好環境 🤍 屈室求存 | 颱風天鐵皮屋變「水簾洞」 天水圍母女:不想再與蛇蟲鼠蟻同住! 🤍 ———————————— 點新聞網 : 🤍 訂閱點新聞社交媒體平台 Facebook: 🤍 MeWe: 🤍 Telegram: 🤍 Instagram: 🤍 歡迎下載 「點新聞」app iPhone App : 🤍 Android App : 🤍

Назад
Что ищут прямо сейчас на
劏房 Текуз ашхарн индзнов анем mavluda asalxoʻjayeva sog'inaman تركيا وايران Online GDB dodge charger widebody 范雷 Hikvision Q Series NVR Gym Phonk تحالف عسكري في الساحل الإفريقي vodiy media upload video uidesign الساحل الأفريقي 5nizza earnings archage error de audio mme premiere Vivo y21 Hikvision NVR Q Series vs K series andhrapradesh